西太平洋深海大水深数据实现实时传输 -pg麻将胡了模拟器西太平洋深海大水深数据实现实时传输 来源: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 2018-01-03 近日获悉,目前正在西太平洋执行科考任务的“科学”号海洋科考船自2017年11月26日起航以来,已对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8套深海潜标进行了实时化升级,首次实现了深海3000米大水深温度、盐度和三维流速连续数据的实时回传。 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项目负责人、海洋国家实验室鳌山人才卓越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研究员表示,在2016年实现1套潜标深海数据长周期稳定实时传输的基础上,本航次实现了从1套到组网,从水下1000米到3000米以深的深海数据实时化传输的功能拓展。这两项拓展将显著提升我国对西太平洋海域海洋动力状况的实时监测能力,为探索深海奥秘、提升国家海洋环境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是海洋国家实验室“两洋一海”海洋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时化组网建设和大水深深海数据传输系统研制得到了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设备研制项目以及海洋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和问海计划项目的资助。 深海数据的实时传输是实现海洋状态透明、过程透明、变化透明,完善海洋预报系统、加速科研成果产出和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海洋国家实验室相关理事单位开展了多方案的集成攻关。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2016年组织研发了实时深海潜标传输系统,并在2016年底进行了海上布放和实施,成功实现了深海上层1000米流速、流向和回声强度等每小时1次的实时回传,该系统连续工作280余天,创造了国内外有明确文献记录的实时获取深海数据最长工作时间。目前实时数据已向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等用户共享,科学家和业务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实时掌握深海大洋的动力状况,对深海数据的查看模式从“录像回放”变成了“现场直播”。根据2016年运行情况,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对该系统进行了技术完善和标准化生产,现正在大范围推进将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潜标升级为实时传输潜标,目前进展顺利。“十三五”期间,我国正全面推进深海进入、深海探测和深海开发的深海战略,深海数据长周期稳定实时传输对我国深海探测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由“科学”号海洋科考船承担的科考航次将在完成本次科学观测网维护升级任务后,预计于2018年2月返回青岛。
|